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客家人掃墓的日子

元宵節後一天掃墓,是客家人特有的習俗,農曆一月十六日是客家人掃墓的日子,客家話掃墓叫做『掛紙』,客家人都會在掃墓時將黃紙壓在墳頭上,因此掃墓又叫掛紙,表示子孫已經回來祭拜過祖先。

客家人習慣在元宵節後一天掃墓,客家話掃墓叫『掛紙』,客家人都會在掃墓時將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以一塊草皮壓在墳頭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這就是掛紙,表示子孫已經回來祭拜過祖先。

客家人在元宵節後掃墓,清明時則不再回來,不但可以節省牲禮費用,同時也節省往返奔波的車馬費用,充分顯示出客家人刻苦、耐勞、勤儉、打拚的精神。

掛紙的由來是從唐高祖找尋母墳開始,因為高祖偏尋不到母墳,靠著一張紙帛找到母親墳墓,後世的人就在墳上掛上紙帛作為上墳的標誌。

「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

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刈金、壽金、燭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

客家人稱新墳的第一次掃墓為「開青」,通常會在正月裡挑一個好日子,祭品包括艾粄、紅粄、發粄、牲儀、金香燭炮等。在安葬後的第一年過年及五月節時,也要提前一、二天上墳祭拜,稱為「分年節」。過年時用的祭品是芹、蒜各一束,五月節時用的是空心菜、韭菜各一束。

麵龜(表長壽)、米糕(高昇)、鼠麴粿、土豆(吃老老)、發粿(發財)、丁仔粿(添丁)、菜頭(好彩頭)、韭菜(長久)
自己的筆記
媽媽有說"我們傳統是拜雞1整隻、豬肉1片、魚1條(可用乾魷魚、豆干、香腸替代)、發粿、紅蛋、水果、糖果、酒、茶", "現在人方便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