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長知識

只是想查一下太陽儀式中的春分, 記得思逸老師提到傳統使用的農民曆是屬於陰陽曆

八個太陽儀式中有四個與二十四個節氣名稱是一樣 - 冬至、春分、夏至、秋分

其實我, 有啦! 農民曆有翻翻看過也只是看看, 右頁有兩個大字/左頁也有兩個大字/下面則寫著蔬菜漁獲, 我又沒有種菜更沒有捕漁, 以前就只有種菜種田的阿公在看, 我娘我爸也沒什麼看, 壓根不懂這節氣的用途

最最熟悉的節氣名稱當屬【冬至】, 冬至吃湯圓~~將將將將
不要說我只顧吃, 這可是民俗、這可是傳統、這可是美食、這可是老祖宗的智慧喔~~哈哈哈就是吃, 吃了冬至湯圓就代表著又長了一歲, 網路上有寫這麼一句「冬至是古代的過年」, 喔~~原來

還有還有就是「補冬」, 就是「冬令進補」
古人認為冬天天氣寒冷, 需要補充營養, 許多家庭會燉補來吃。有句諺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 在過去物質缺乏的年代, 補冬是相當重要的習俗。

古人的智慧太厲害了
祖先們以【立竿見影】的方法, 將一根竿子插在土地上, 觀察竿子因日照產生的影子發現, 每天中午所看到的竿影, 長短會有不同, 而且這個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 由竿影最長漸變到最短, 再由最短變到最長, 而這個竿影最長叫做「夏至」, 竿影最短叫做「冬至」。
另外, 在春季以秋季各有一天白晝與黑夜時間是一樣長, 就是「春分」和「秋分」。哇~~基本款春、夏、秋、冬出來的也。
(在商朝時期的四個節氣即四季,在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西漢已經有二十四節氣的概念,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農民曆, 我個人很單純認視為它一般農民適用的曆法, 就照網路上寫的按照節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網路上寫著
二十四節氣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稱八位,是區分公轉運動對於地球影響的八個關鍵節點;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個則反映了四季中更細微的氣候變化。

光看文字【大暑】可想而知應該是熱敝了, 高溫嚴熱不適合外出上學, 所以有暑假, 【大寒】應該是最冷的時侯, 適合窩在被窩裏, 寒假是這個時侯嗎, 好像都會遇到過年期間也, 忘了, 是想放長假想瘋了

陰陽曆中的陰曆與陽曆是指...什麼呢
通過觀測月相,按照朔望月的周期確定月份,為農民曆的陰曆部分;通過觀測太陽與黃道的關係,定出二十四節氣,為農民曆的陽曆部分
農民曆同時滿足了年和月的準確周期,是為陰陽曆。這兩部分的結合,是依照某些節氣必須在相應的固定月份,不滿足就閏月以求滿足。這樣做到年合四季、月合圓缺,達成陰陽和諧。
(即新月固定於初一,新年固定於冬春之交;立春為年界,立春是與正月初一最接近的節氣)
(正常的月份里,每月應該有一個節氣,一個中氣。由於陰曆每月比陽曆每月幾乎少了一天,每積累三十個月左右,就會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被定為閏月,附屬於前一個月。)
月相/ 取:維基百科
可以延伸出, 月相的變化依序是朔、新月、眉月、上弦月、盈凸月、和滿月的相位,然後成為虧凸月、下弦月、殘月和晦(晦,指朔的前一天。在地球上幾乎看不到月亮。)

朔= > 我想這應該指的就是黑月了吧, 黑月都出來了藍月怎可以不出來
(本來以為是"晦"幾乎看不到月亮, 後來再查一下後, 應該是"朔"重點在:看不見, 應該比較像黑月, 思逸老師的月相小簡表應該有比較清楚)

藍月是不依照規則中出現的滿月。在大部分的年度中只有12個滿月,大約是每月有一次滿月。但是每一個曆年除了包含12個陰曆月之外,還多出了大約11天,這多出來的天數累積,使得每隔2或3年就會有一次額外的滿月,這個額外的滿月就稱為藍月。目前最通俗的定義是出現在一個月中的第二個滿月。 
另外一種定義是, 通常每季只會有三個滿月,當一季中有四個滿月時,當季的第三個滿月便是藍月。

再細下去就天干地支, 可能要去拜師學藝了

年,就是一年有四季的循環;
月,就是月亮陰晴圓缺的循環。
相輔相成的結果成就了偉大的農民曆, 糟糕的事祖先的智慧我都不知如何運用~~~呵呵呵, 能知道農民曆是屬於陰陽曆

時節進入「春分」後,代表著春天已經過了一半。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在赤道,所以南、北半球受到日照的時間一樣長,晝夜平分。從今天起白天會越來越長,夜晚會一天比一天短了。
不過, 春分時節氣候變化大, 氣溫不穩定, 要注意到天氣的變化增減衣物。據說春分這一天如果下雨, 就表示秋季會豐收。還是下雨吧,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物產豐隆

今年的3/21春分儀式, 剛好遇到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
一年中的第一個牙「頭牙」,是農曆的二月二日;最後一個牙,是十二月十六日,是為「尾牙」。
土地公&土地婆 /取自 網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網路上寫著
土地公是從古代的「社」神演變而來。台灣的工商界將土地神 (福德正神) 奉為財神。

頭牙也正是土地公的生日,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二日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一年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八月十五日還要祭拜一次,稱為「秋祭」,在五穀有了收成時感謝土地公賜給人們的豐收。
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崇拜土地公是根源於人類對土地的信仰,主要為求生命繁衍或農作物豐收。在神明裡,土地公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反而更親近人間,人們遇見任何問題,都會找上深入民間的土地公,祈求豐收、生意繁榮,就連治病、升官、轉職也找他幫忙;臺灣的土地公特別多,所以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

網路上寫著
為甚麼尾牙要吃刈包、潤餅呢?

一般大家都知道,尾牙是老闆宴請員工的日子,感謝員工一年來對公司的付出。店家以前都會準備豐盛的祭品拜拜,而拜完的祭品則煮成美味菜餚犒賞員工一年來的辛勞。
「刈包」形相上象徵老虎的嘴型,從外形上看就好像老虎咬著一塊豬肉,俗稱「虎咬豬」,與台語音「福咬住」相近,內夾的酸菜,客家人又稱為福菜,象徵意義就是將一整年不好的全部把它吃掉,煙消雲散,迎接來年事事順利,所以有留住福氣的意思。
又說:刈包很像一個錢袋,裡面裝著滿滿金銀財寶,象徵來年發大財,錢包滿滿用不完。

以前若沒經營生意的人家,會在這天吃團圓飯。習俗上食尾牙時除了刈包外,還會吃「潤餅」,台閩地區於尾牙、春節以及寒食、清明時,是會用來祭祖, 「潤餅」形狀比春捲大一倍,不油炸,內捲煮熟的豆芽、紅蘿蔔絲、筍絲、豆乾絲、肉絲、蛋皮絲等材料 (台灣中南部還有保有尾牙吃潤餅的習慣) ,因為形狀很像是用紙張把銅錢包成圓筒形,取其形也是有財源很多的意思。

俗語:「吃頭牙燃嘴鬚,吃尾牙面憂憂」
古早的老闆想要解雇不適用的員工,就會趁吃尾牙的時候,把雞頭對準那個員工,也是告訴他過完年後不用再來上班了。而吃頭牙(應該是現在的春酒),表示你這一年的工作有保住,才有機會能來吃頭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去年阿賓在教摺錢母, 才知道除二月初二土地公生外, 中秋八月十五也會有慶典, 春天跟秋天是兩次很重要的祭典, 春祭代表一年開始、秋祭代表年中豐收, 都是要敬謝土地的滋養
我只知土地公生要去吃壽麵、吃湯圓, 有時侯還可以拿到壽桃數量不多

潤餅到是很久沒吃了, 前天去九份其實有機會可以吃到的說, 而刈包嘛, 去年下班後去參加冬至太陽儀式前, 在忠孝復興站出口附近有買來吃吃
虎咬豬 / 取自:網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