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麻油薑豆腐

培仁蔬食工作室分享

收到一箱超讚竹薑,就在想要煮什麼來吃,放進大量薑跟麻油熬煮的豆腐,湯汁少一點可以直接澆在飯上ㄍㄧㄠㄅㄥ⋯⋯一入口濃濃的薑味卻很溫潤,非常好吃🤤

也可以多加點料跟水直接煮成湯也是讚的,推薦給大家啦!寒流來了一起吃薑
麻油薑豆腐
1️⃣竹薑2大塊切薄片,新疆紅棗10粒用鐵錘槌裂並去籽,新鮮香菇10朵切十字,豆腐兩塊切丁
2️⃣用麻油60cc(白麻油、黑麻油、苦茶油都可)加普通油60cc一起放到鍋中加熱
3️⃣油熱放薑煸到捲曲,用小火慢慢煸..
4️⃣8成薑都捲曲後放香菇翻炒,香菇感覺有點變小,放紅棗翻一翻,加入豆腐丁,加水8分滿
5️⃣加鹽糖調味,蓋鍋蓋燉煮至少30分鐘(中間水太少要補熱水),煮好開蓋加九層塔與胡椒粉
6️⃣拌一拌就可以起鍋吃飯啦🎉
Q:麻油不能高溫
A:所以兑一半普通油,加上薑的水分,吃起來不苦~
麻油純的話…慢火慢煸(是小火慢慢煸)..…不會有苦味的
用陶鍋煮湯很快熟透,湯也好喝

Q:下少點油會影響未道嗎?🙏
A:會!油會使食物滑順,不澀。不是每樣 菜都要油多,該加油就加油,其他配菜就選不要油的菜色,這樣搭配就不會油多了

Q:薑這麼多會不會太辣?
A:薑的辣而已,但是還可以喝,怕的話可以再減量

Q:這個豆腐看起來很棒耶,傳統市場賣的板豆腐好像也沒有這種型態跟口感🤔😓
A:這是景美市場內一攤賣自己做的豆腐,非常非常香!
在景文街上面對廟的空地左手邊第一條走進去,走一下往左邊看有一家小攤賣自己做的鹽滷豆腐、豆乾、豆漿等,週一週四休,量很少要早點去~

液態魚油和膠囊魚油

吳信良老師分享

液態魚油和一般的膠囊魚油相比,優缺點分別是什麼?是不是液態魚油也會有液體不好保存的問題?

答:

魚油含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Omega-3的化學結構相當不穩定,容易受到光線,氧氣,高溫等環境影響,加速魚油氧化速度,導致魚油變質不新鮮,產生腥臭味與有害物質。

魚油一但開始氧化酸敗,其中的Omega-3濃度與含量就會降低,進而使功效變差。

所以在提煉魚油的時候,必須考慮提煉的過程當中,整個工廠是否處於真空環境?也就是要把氧氣整個抽掉。

只要工廠裡面還有氧氣,在提煉魚油的過程當中,魚油就會接觸空氣而氧化。

真空中提煉出來的魚油,要瞬間灌入膠囊當中,避免與空氣接觸,才能維持他的新鮮度,同時還要避免光線照射。

如果在提煉的過程受到氧化,魚油就會出現很重的魚腥味。

就像一般我們去市場買魚,越新鮮的魚越沒有魚腥味,所以適合清蒸。放越久的魚魚腥味越重,只好拿來做糖醋。

所以液態的魚油除了要考慮工廠提煉的時候是否處於真空狀態,還會因為瓶裝魚油,每次要吃的時候都會打開接觸空氣,而加速氧化的速度。

所以建議吃魚油,還是以膠囊為主。

https://youtu.be/KbEwiO0WXEw?si=WxU1TqJDY1jBxmXI

認識塑膠產品上的編號!

自由健康網分享

認識塑膠產品上的編號!

由於 PP 是「熱塑性塑膠」(thermoplastics),可以重複加熱重塑再降溫,過程中不會受到嚴重損壞或降解,所以適合回收再利用,也是最容易回收的塑膠之一。
標示「可以回收」不代表「會被妥善回收再利用」。

塑膠編號,編號代表著材質,塑膠編號分為1-7,其中以第5種聚丙烯(PP)最為安全,也只有5號可以微波,因此買水瓶或是餐盒優先選擇編號5。

塑膠類器具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不同種類及比例的塑化劑與安定劑,隨著食物溫度與pH值等因素釋出,接觸到食品,應認識常見塑膠特性,才能吃得更安全,同時列出口訣,方便民眾記憶。
FB
重要口訣
1用一次
2不重複
3不微波
4低耐熱
5較安全
6遠離酸鹼熱
7類多應慎選

各塑膠編號
1號:材質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一般寶特瓶的材質,建議只用一次,耐熱度為60°C-85°C。
2號:材質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清潔用品或洗髮精的罐子常用,建議不要重複使用,耐熱度為90°C-110°C。
3號:材質是聚氯乙烯(PVC),水管、雨衣、塑膠盒的材質,不可拿去微波,耐熱度為60°C-80°C。
4號:材質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保鮮膜或是塑膠袋常用,耐熱性低要注意,耐熱度為70°C-90°C。
5號:材質是聚丙烯(PP),可微餐盒,最安全的材質,耐熱度為100°C-140°C。
6號:材質是聚苯乙烯(PS),保麗龍的材質,需遠離酸、鹼、熱,耐熱度為70°C-90°C。
7號:是其他類別,如:非晶型共聚酯(PETG)材質,或是聚碳酸酯(PC)材質,水壺常使用,種類多需要慎選,耐熱度為120°C-130°C。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暖心薑茶 & 薑汁桂圓鮮奶茶

喝起來讓你暖呼呼的過冬天
20年飲料店經驗薑茶食譜
1️⃣薑用牙刷/菜瓜布刷洗乾淨
2️⃣切片
3️⃣加入適量水1:10 (100克薑:1公升的水)
4️⃣開火煮滾
5️⃣靜置10-15分鐘
*喜歡味道重的可以靜置10分鐘後,再煮滾一次靜置10分鐘
看要加黑糖、沖泡奶茶粉、直接喝都可以
#薑茶#保暖 #冬天#保暖神器#飲料店 黑糖薑茶煮


孫語霙營養師分享【薑汁桂圓鮮奶茶
冬天禦寒又不想變胖的,把珍珠奶茶換成這款「薑汁桂圓鮮奶茶」吧!

食材:(3人份)
紅茶包3包、桂圓乾40g、紅棗30g、老薑10g、水900ml、牛奶300ml

作法:
1. 將紅茶包、薑片、桂圓、紅棗放入鍋中。
2. 加入900ml水。
3. 小火煮30分鐘。
4. 加入鮮奶,微火加熱5分鐘。
營養及熱量:(1人份)
熱量121.3 kcal、蛋白質4g、脂肪3.5g、碳水化合物20.9g、膳食纖維1.3g

提醒:
紅棗和桂圓含有鐵質可以養顏美容。屬於「水果類」,10顆龍眼乾(22g)或10顆紅棗(25g)=1份水果,有在控制血糖的人,要酌量食用喔!

老薑中的「薑辣素」含量高,味道最嗆、口感辛辣,但能夠讓身體溫度快速提升,提升血液循環,讓手腳不冰冷。

因為老薑真的很辣,為了平衡薑的辣味,加入紅棗、桂圓來製造天然甜味、加入鮮奶可以讓口感絲滑,這樣一杯香醇濃郁、微甜味的薑汁桂圓鮮奶茶就完成了!

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

褪黑激素

第一句話就直接被擊中「太晚睡」
褪黑激素
你太晚去睡覺,所以身體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把膽固醇把它清理掉

我們的膽固醇的代謝,主要是跟著太陽行星在做運作,也就是說太陽一旦下山了,你的眼睛、你的視覺、你感覺到天黑了,你的腦下垂體就會釋放出褪黑激素

褪黑激素就是身體的自己的安眠藥,大概在晚上十點、11點,甚至12點都是,應該是最旺盛的時候,這時候多半的人就開始打哈欠,想要睡覺,想要去休息
所以如果這時候,你好好去休息的話,那麼在凌晨大概12點~3點這段時間的時候,就會有個掃地的阿桑,到你的身體上去做一個清潔動作,那他就可以有效的把膽固醇代謝,多餘的血糖代謝掉,它可以清理的很乾淨

等到4~5點鐘,太陽開始慢慢出來的時候,他就下班,這時候膽固醇就會消耗得非常乾淨

色胺酸、血清素、褪黑激素的人體代謝途徑。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台式泡菜

豬肉王子-李鴻賓分享|台式泡菜|消暑開胃小菜
▪️料理手札
-醃漬之醬汁建議先煮至沸騰,以減少白醋的辛嗆味。
-清潔食材時皆使用飲用水,以增加泡菜的保存期限。
-泡菜醃漬後,建議保存期限為冷藏7天內食用完畢。

▪️食材
高麗菜500g、紅蘿蔔(去皮切絲)200g、蒜片(切薄片)5小瓣、辣椒(切小片)10g

▪️調味
鹽1湯匙、水600ml、白醋(壽司醋、蘋果醋皆可)300ml、白砂糖80g

▪️步驟
1.醃漬醬汁:準備一只小鍋,倒入水、白醋及糖拌勻,以中火煮至沸騰後,放涼備用。
2.將高麗菜切成小塊狀。將紅蘿蔔去皮,再切成絲狀。
3.準備一個攪拌盆,放入高麗菜及紅蘿蔔絲,再放入鹽拌勻後,靜置60分鐘。
4.將高麗菜及紅蘿蔔絲滲出的澀水擠乾,再以適量的飲用水沖洗,並擠乾水分後,放入蒜片及辣椒片拌勻。
5.準備一個乾燥的容器,將食材放入容器中,再倒入醃漬醬汁覆蓋表面。將容器密封,放入冷藏靜置12小時即可。
放兩顆話梅風味也不錯,一般的話梅,醬汁熬煮熄火後投入即可
糖可以斟酌調整
可將蒜頭搗成蒜泥加入醃漬醬汁中醃漬
Q.可以加小黃瓜嗎??A.這道小菜比較少搭配小黃瓜,再斟酌看看

殺青:小技巧
-可用賣場裸菜大塑膠袋,放入高麗菜與鹽,裝空氣用繩子綁起來,用搖晃方式拌勻,過一段時間就來搖晃攪拌,很方便,或者可購買無塑化劑大塑膠袋
-會用飲用水沖洗掉鹽份,故鹽巴可不侷限在1湯匙,以增加高麗菜中的澀水量

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

安全平安

想到就後怕,差點把好心辦成壞事

事發當時,瑜珈課程結束,與女同事在她家附近十字巷子口,靠近水果果汁轉彎聊天,突然聽到背後傳碰了一聲,轉身是兩台摩托車相撞雙雙倒地

一台是接近中年男子,一台是婦人載著年輕男子
依照倒地狀況,婦人摩托車被攔腰撞上,且腳背閃躲被對方倒地摩托車的車輪轉動摩擦,整個人縮在前踏板似乎站不起來

走來一位略顯老的中年男人,口述說"要把婦女扶起來",於是肇事男子雙手抓住婦女機車龍頭雙把手,由婦人載的年輕男子將婦人扶坐在車坐墊上,另一婦人則搬椅子來請被撞婦人坐一下休息

在幫忙穩住摩托車,下意識抓把手與車機坐墊後方,好在兩側把手被肇事男子穩住,於事放手抓把手只扶機車坐墊,待婦人穩坐車坐墊後

略顯老的中年強調「一定要去醫院檢查,看哪裡有受傷,看看妳的腳」

口頭與被載年輕男子說一聲「車子你扶好,婦人的腳被車輪摩擦,留意一下」便離開

女同事說"回家吧!"

往黃昏市場方向走,再去向土地公廟拜拜平安

對於沒有在騎機車的人來說,當時先只想把機車扶好沒留意引擎是否熄火;沒曾想扶的方向把手是催油門的把手,向下轉是會加速輪胎滑動;更沒想到要配合抓握煞車把手~~

事後回想後怕,把自己推向危險處境,可能成為無知無心的加害者;好家在衝擊力不大,我這個行人位置大概超過1台機車長的距離,一切安全平安

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 菩薩、神明、祖先保佑🙏🙏🙏
!
隔天詢問客服女同事
依照她的經驗建議「可以扶人,不要扶車」
雖然幫忙的人出自好心,卻會因為移動車子而破壞現場鑑定。而且現場是否有先拍照??
【開始之前,得先知道保險的基本人稱】
想要知道怎麼賠、賠給誰?就得先弄清車險內容所涵蓋的相關人員說明!
1.第一人:駕駛人。
2.第二人:同車乘客。
3.第三人:除第一人及第二人以外,通常指對方車輛的人及行人。
陳姐說「別做這種事。」「一人心難測妳又傻呼呼的,到時候被反過來指賴妳,怎麼辦?!二妳又不會騎摩托車,很危險」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朱雀三啄

老祖宗的智慧「朱雀三啄」古法去濁相
透過模仿麻雀啄食的動作,對特定的臉部穴位進行輕敲
每天啄三個地方堅持一段時間臉上真的乾淨了、亮了
力度標準:皮肉紅、酸、麻為佳
印堂-眉心,啄49下
啄七七四十九下,管頭部清醒,眼睛明亮
【位置】兩眉頭連線中點。
【適合】:臉上斑點,抬頭紋、眼/乾累
【原理】:印堂位於督脈,在眉心中間,是調節臉部精神狀態的關鍵點,我們說一個人紅光滿面,就是看它的印堂
翳風-耳後,啄64下
啄八八六十四下,管面色乾淨,耳鳴排風
【位置】位於耳垂後方,耳後高骨和下頜角之間的凹陷中。
【適合】:敏敏膚,容易水腫,耳鳴
【原理】:三焦、膽經等經都從耳後繞行,輕啄耳後,疏通刺激全身氣血,調和寒熱
承漿-下巴,啄81下
啄九九八十一下,管牙不舒服,細緻毛孔
【位置】位在嘴唇與下巴中間的凹陷。
【適合】:皮膚粗糙、膚色萎黃、臉垮
【原理】:承漿是任脈和胃經的交會點,疏通承漿,胃經裡的氣血往上湧,啄完臉上熱熱的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冰花

去年在澎湖,第一次看到店家販賣-冰花
從沒見過,不知道要怎麼吃不敢買也不敢吃。終於能看到FB有人分享怎麼吃,記錄起來
麥可星級料理廚房FB分享

抓住冬天的尾巴:冰花

這是冬天最喜歡的蔬菜之一,餐會時沙拉裝飾好用,當季買一盒約100,但它賦予的味蕾衝擊和滿足遠遠大於100。

以前不懂以為生吃好,後來在日本料理店吃到一道蒜片炒冰花,大概就炒個15秒吧,冰花半熟的狀態,鹹香清甜爆汁,比生魚片還驚艷。

在家沒辦法用大火鐵鍋快炒,於是改用滾水燙5秒,結果無油版本更好吃。大自然已經調過味,冰花上面有天然的鹽晶,川燙後不用灑鹽直接吃剛剛好。

真的只要燙五秒,多一秒就軟了!(燙三秒更讚😂😂)
▪️網路上
🔹冰花原產於澎湖,過去主要作為高級食材販售,價格較高。隨著近年來市場推廣,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冰花菜(Ice plant)別名為冰草、水晶冰菜等,其因為表面覆蓋著大而閃亮的水囊泡,就好像冰晶一樣,非常漂亮,原產地是在非洲、西亞等地區,後來傳來台灣之後成功在澎湖種植成功。

🔹川燙後,可以直接吃,或淋一點點初榨橄欖油,冰花本身的鹽晶剛剛好,頂多淋一點點初榨橄欖油之類的。冰花用炒的,如果有放蒜可以下一點點鹽

🔹炒著吃吃得到莖的清脆,煮湯就比較爛一點,煮湯>清炒>生吃

🔹快速炒個蛋也很好吃,滑潤滑潤的喔!

🔹冰花+優酪乳打成汁也超好喝~

🔹搭配牡蠣醬油。市場販售的大盒裝(500g)通常會偷渡大株梗粗的,品質較差;要買小盒裝(200~250g)才不會踩雷

🔹推薦洗乾淨沾胡麻醬直接當沙拉吃,或沾柚子醋醬當生菜,或加巴薩米克醋,或加和風醬,或沾美乃滋
生吃、蒜頭芝麻花生醬,加牛奶稀釋拌著吃沾著吃

▪️哪裡買?!
🔹濱江蔬菜大樓一樓有,一些蔬果選物和進口超市有時也會有

🔹傳統市場,有機店,進口超市,網友說一些全聯和大潤發也有,可以詢問一下,謝謝🙏

🔹水晶冰花~(Crystalline iceplant)原產地在南非。一般超市沒有販售,無意間在Farmers Market買到的,老闆自己買種子栽培的,賣很多健康有機蔬菜。(美國)

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全台灣319鄉鎮

全台灣319鄉鎮,當點入你們家鄉名稱就可以清楚你的家鄉歷史及推薦景點哦

http://xn--kwr22her7a6qdvs6a.tw/319/319all.htm

非常實用,請大家收藏到記事本
台灣走透透(368)

台灣省在2010年五都改制前共有319個鄉鎮市,雖改制後數目已改為368鄉(含區),
仍以"319"稱之,是為順口。造訪319鄉鎮是下山之後的閒暇活動,深層認識台灣而已。
再者,319鄉鎮資料亦可提供沒時間或不喜爬山的旅遊族群以輕鬆的方式深遊台灣各觀光景點。
又本網頁資料大多取自各公所網站及史實文獻所示,經實地探訪加以整理,藉以網路共享而已,合先敘明。

(按:2014年12月再增加桃園市一都為六都)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威力彩&大樂透玩法

威力彩玩法
週五聽到同事有討論集資可能性
分析後比被雷打到機會還要渺小

從來沒有認真看過威力彩的中獎玩法
這次認真的從網路上查詢原來是這樣

留作紀錄唄~
哪一天,可能或許也許應該會用到
大樂透玩法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素食涼拌芭樂

溫國智的美食天地分享
素食涼拌芭樂

材料:
紅心芭樂一粒、杏鮑菇100克、小黃瓜50克、蕃茄50克、炸鍋的豆包50克、薑末20克

調味料:
甜辣醬3大匙、無添加䕃油膏1大匙、糖1小匙、檸檬汁半粒、白醋1大匙、梅子粉1小包
做法:
1️⃣將杏鮑菇削成薄片川燙沖涼,及小黃瓜削成薄片備用
2️⃣紅心芭樂去皮去籽削成薄片,泡飲用水5分鐘
3️⃣容器內加入調味料,加入薑末+蕃茄切瓣壓一下讓汁液跑出來攪拌均勻,再加入芭樂+杏鮑菇+小黃瓜+豆包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用削皮刀來削杏鮑菇、芭樂、小黃瓜,厚薄度比較一致

Q:小黃瓜要殺青嗎?
A:因為已經切很薄了,所以沒有川燙

怎麼洗保溫瓶

于吟同事的提醒
長期使用的保溫杯跟水壺
不常清洗或僅沖清水就重複使用,瓶中容易因瓶口與人體口腔直接接觸,或以吸管間接接觸,及受環境中的致病原附著,表面會形成【生物膜】,要是有致病菌在內,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建議要定期要記得把保溫杯、水壺刷洗晾乾,才不會污染飲用水。
保溫杯用錯=吞細菌 
做好4件事不傷身
重點一: 水裝至八分滿 *以免瓶蓋材質老化
重點二:內裡&杯蓋天天洗*以免細菌孳生
重點三: 一定要瀝乾
重點四:蛋白質&含糖飲品盡快喝完*清洗後再裝水喝,裝蛋白質、有糖的杯子容易長菌

要遵從每個材質使用方法來用

刷洗晾乾為原則
可以用三種家中容易取得的天然物,清潔保溫杯內層的水垢及消去異味:

常見好物一:小蘇打粉
小蘇打粉融入水裡,再把將保溫瓶放入水裡浸泡
拆開瓶身瓶蓋各別洗滌,以刷子刷洗保溫瓶,並仔細帶到蓋子每處角落

常見好物二:蛋殼
蛋殼內的白膜,能夠溶解水漬與澱粉;白米或粗鹽也有相同效果。
蛋殼洗乾淨後搗碎,與少量清水一起倒進保溫瓶裡
用手蓋住保溫瓶瓶口後,上下搖晃數秒

常見好物三:白醋
用溫水稀釋食用醋
倒入保溫瓶靜置30秒以上再倒出
這時用刷子刷洗就可以消除水漬、紅斑,有除臭、殺菌的作用

冬季冷颼颼,不少人會隨身攜帶保溫杯盛裝熱飲。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即使保溫杯中只是盛裝溫熱的茶水,飲用完仍應每天以洗碗精、菜瓜布或海綿刷清洗後晾乾,才能避免產生腸胃道不適的症狀。

一名網友在Dcard表示,近一年來多用保溫杯盛裝茶類飲料,經常放著過夜直到隔天才用水沖洗。後來他因腹瀉去中西醫掛號看診並拿藥,卻總是痊癒沒幾天又故態復萌,經大腸鏡檢查得知,腸子由於長期發炎長出多顆瘜肉,到頭來才發現是自身的不潔習慣,導致之前不斷花錢就醫,所幸經手術去除病灶,恢復健康。

顏宗海提醒,不常清洗保溫杯,或僅沖清水就重複使用,瓶中容易因瓶口與人體口腔直接接觸,或以吸管間接接觸,及受環境中的致病原附著,形成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腸炎弧菌等病菌組成的生物薄膜,若再用來盛裝其他飲料,就容易引發近似食物中毒的腸胃炎、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症狀。

❝無論保溫杯中所盛裝的溶液為何,都應以洗碗精、菜瓜布或海綿刷清洗,晾乾或放入烘碗機烘乾後再使用。❞

顏宗海建議,若是可拆式保溫杯,除了要將零件一一拆下來用洗碗精、軟性的棉質器具清洗完晾乾,在過程中也勿用鋼絲球,否則會使瓶身產生刮痕導致生鏽,而殘留在瓶內的金屬碎屑,被人體喝下肚後也會增加健康風險,但經反覆使用後才出現的生鏽或刮痕,則代表需要汰舊換新。

另外,保溫杯是由不同金屬組成的不鏽鋼材質,杯蓋內則為5號塑膠聚丙烯(PP),可承受達 100 度以上高溫,許多民眾會用保溫杯裝熱咖啡、牛奶或茶水。

顏宗海說,保溫杯只有減緩熱飲降溫的功能,盛裝完熱飲後,盡量在 1 至 2 小時內喝完,避免熱飲隨著時間推移降至 7 至 60 度的「危險溫度帶」,即為許多細菌皆能生長、繁殖的環境,以免發生意外。

保溫杯清洗有學問!不能用鋼刷、別放洗碗機、別碰含氯清潔劑?

顏宗海表示,他也常看到民眾關於「保溫瓶多久洗一次好?」的討論。鑑於上述原因,不管保溫杯、保溫瓶裡面裝的是什麼,即使只是裝一般的白開水,只有喝水用途,都應養成用完就洗的習慣!每次使用完畢就要將瓶身內、瓶蓋、瓶口及密封環/密封膠條,妥善清洗乾淨並晾乾,才不會成為另類「病菌培養皿」。

至於,保溫瓶清洗要注意哪些事,顏宗海分享,清洗不鏽鋼保溫杯、不鏽鋼鍋碗瓢盆時只要用一般的沙拉脫、洗碗精等廚房清潔劑,搭配柔軟的海綿輕輕刷洗即可;不建議額外使用漂白水、次氯酸水等含氯清潔劑清洗,以免破壞保溫瓶內的塗層。

另外,也要注意避免使用菜瓜布、鬃刷、鋼刷…刷洗以免造成刮痕,反破壞保溫杯結構,增加重金屬溶出的機會。顏宗海也提到,還有一個要特別叮嚀的是——洗碗機、烘碗機高溫烘乾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保溫杯內外層塗層及烤漆脫落,而影響真空效果,所以不鏽鋼保溫杯/瓶、不建議放進洗碗機清洗、烘碗機烘乾!

如果保溫杯有異味,或有肉眼可見的茶褐色汙垢,大多是因咖啡、茶飲等單寧酸、食物色素殘留所致,並非不鏽鋼氧化變質;只要適度透過小蘇打粉、過碳酸鈉加入適量溫水浸泡、搖晃並搭配海棉沖洗,就能輕鬆去除保溫杯異味和茶垢,不需過度擔憂。

保溫杯多久要換?保溫杯摔到不保溫?5情況保溫瓶更換有必要性

除此之外,顏宗海也提到,雖然不鏽鋼保溫杯瓶不像美耐皿餐具,容易釋出三聚氰胺、甲醛,最多使用1到2年就要更換。但如果保溫杯有鐵鏽味、外觀內膽有明顯可見的生鏽,或是因碰撞/摔傷瓶身出現凹痕、保溫功能降低/無法維持保溫效力、膠條及密封環劣化,出現上述情形其中任一就要汰換。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韓式菇菇鍋

即使沒有肉,也能美味無比的料理:韓式菇菇鍋
香菇的濃郁風味與各種菇類的多重口感,再加上微辣的湯頭,無論是寒冷的日子還是想提振身體的時刻,這道料理都是最理想的選擇,輕鬆溫暖你的身心。
最後再加上喜歡的麵條,完美😍

【準備材料】
各式新鮮菇類(如:金針菇、杏鮑菇、香菇、鮮香菇、木耳…等)、山茼蒿 適量

【調味材料】一人份
辣椒粉 2匙、湯醬油 1匙、日式醬油 2匙、白胡椒 少許、蒜末 1匙、糖 1匙、雞粉 1匙

【做法】
1.將各式香菇清洗後切成適口大小,放入鍋中,加入600ml水與調味料,開中火煮沸。煮10至15分鐘,湯頭的味道會隨著時間愈加濃郁,若湯汁不夠可適量補充水分,最後加上山茼蒿並用鹽來調整味道。
2.先取出香菇品嚐,再將剩餘的湯底加入烏龍麵或手工麵,繼續煮熟,這樣一頓溫暖又營養的餐點便完成了。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枸杞蔥薑梗米粥

謝無愁老師分享 益氣散寒預防風寒感冒

【枸杞蔥薑梗米粥】
使用白米、枸杞適量、蔥全株一根、嫰薑切成薑末、鹽適量

將白米(米1:水量8)、枸杞同煮成粥,起鍋前加入蔥、薑末、鹽調味即可溫熱食用。

適用於怕冷或手足冷體質,迎風吹時容易鼻塞、頭悶痛等症狀可食。

2025年的流感很兇,舊文請供參考預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51187351604289/posts/2835008169888850/

蔥跟薑具有揮發性,宜後加,可以幫助驅風散寒。

Q:請問如果茹素不放蔥效果ok嗎
A:也是可以的🙏

Q:可以加雞肉嗎?
A:雞肉屬於發物,容易誘發發炎或過敏的舊疾,春天最好能忌口雞肉料理🙏

Q:哪一種肉類較合適加入呢?
A:若是蛋白質的話,最多就是打蛋花吧💪

Q:請問感冒還沒好也可以食用嗎?
A:退燒後可以,發燒期間不宜

Q:如果改為糙米+小米適合嗎?
A:用白米是取白米溫潤補養的屬性,糙米相對來說會比較有燥氣,如果濕氣重的體質是可以換成糙米,看體質使用即可🙏

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白米粥。米湯。米油

🔹世間第一補物!白米粥功效勝人參!糖尿病也能吃白米粥??喝粥有宜忌,粥要熬成「糜狀」是關鍵!
熬煮米粥祕訣
熬米粥用砂鍋,比例1碗米:20碗水
熬粥以2小時為理想,需不時的攪拌
煮出米粒完全化開,成糜膏狀
米油是甚麼
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做「米油」,俗稱「粥油」。
它滋補作用不亞於人參,滋陰功效不遜於熟地。
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
所以「粥油」是寶寶初添輔食的上上之選。
白米粥養生功效
一:發汗散熱
白米粥由於容易消化且營養豐富,是寶寶初添輔食的首選。寶寶易患感冒,此時多喝熱粥,有助於發汗、散熱、祛風寒、促進感冒治癒。

二:溫胃養脾、清熱去積
許多寶寶胃口不佳是因為脾胃虛弱、食積或病後胃氣不足,用白米粥給寶寶開胃胃口就會好轉。
桂圓黑糖粥
材料:粳米、桂圓肉、黑糖
作法:
粳米1碗用水洗淨放入砂鍋中加水20碗
中小火熬煮,要常攪拌以免鍋底粥燒焦
約1.5小時後,加入適量桂圓肉與黑糖
再煮30 分至米糜爛湯稠最好。
粥一定要熱熱的喝,絕對不能喝涼的。早上起來空腹喝一碗,修復胃黏膜

吳明珠中醫師:小家庭可以1碗米:兑9碗水
大米洗乾淨,米有泡過水煮會比較快
水煮開放入洗淨的米煮滾後,水跟米再次煮開關小火邊攪拌。煮至出糜 (大約40分鐘)即可

養胃的米漿粥是要煮1小時40分鐘以上,不含米粒的。
最好使用「好的梗米」

凡是喝米粒的粥,如胃不好的人,都容易有胃酸可能。會胃酸逆流,只要吃上面的米油,下面煮的米粒當作藥渣概念不要吃,最重要就是米油

🔹米湯水、加小米米湯水小米油小米油
米湯做法、生津、防燥
80g大米洗乾淨,加到了2000毫升的水
用高壓鍋或者電飯鍋都可以
煮滾調小火再煮5分鐘就OK了
米湯水它是生津液的

🔹米湯詳細做法
在古代,貧民老百姓吃不起人參,常常用濃米湯當參湯用
米湯的好處:養脾胃、補津液等,真的是潤物細無聲。
做米湯其實挺費時間的,也要很有耐心。

1️⃣挑米:首先肯定是要粳米,我家一般會用比較優質的東北大米或者胚芽米
2️⃣兌水:米和水的比例大概在1:7,如果想濃稠點那就1:5,熬出來的叫米油,個人建議是
3️⃣選鍋:強烈建議砂鍋,實在沒有就只能用普通的燉鍋了
4️⃣做法:先把水用大火煮開,然后放入大米,這時候就是耐心了,人不要走開,不時攪拌直到水再次煮開,然后轉中火,保持米湯不會冒出來的狀態,等它開始冒大泡泡時,就是開始變稠的時候,這會要轉成小火繼續熬煮個5分鐘左右(期間要時不時的攪拌防止粘鍋煮糊了),然后把米渣撈出,關火,利用砂鍋的餘溫悶個5分鐘。不要加其他調料,放溫了就可以喝。

沒什麼難度,就憑的是一個耐心。

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夢~~

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跟著一起走到一個長廊處
他越過障礙物,直直走進長廊底的房子

發現障礙物很髒,自己想轉頭回去穿鞋子再過來跨越障礙物,再看看他進入長廊底的房子,似乎回去的距離有點遙遠,耳邊一直聽到鬧鐘的聲音

伸出右手,用食指與拇指把障礙物拉扯一下,突然全部乾淨,跨過障礙物追隨他的路徑進入房子

看著他手機播放的內容,詢問他"是你的老婆跟小孩嗎??"
他沒答覆

......剛才東張西望的光景,發現...他人呢?
望向透著大太陽的長廊看去,沒見著他的身影

...沉靜的光景...

他發出聲音叫我,從長廊口前往右轉頭,原來他就站在那個大窗戶旁,原來是光投射的陰影而未發現他

開開心心的蹦蹦跳跳去他的身旁,他看著我我看著他

好奇!大窗戶下有什麼風景,只是很深很深的塔底,趕緊收回眼光來看著他發亮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年初三,吃過早餐的回籠覺,原先設定鬧鐘沒關閉

難怪!夢裡走在長廊耳,邊走一邊一直聽到鬧鐘的聲音,真的是手機8點的鬧鐘響,沒有被喚醒來

2025年1月30日 星期四

善良

好文分享讚

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雙膝顫抖仍然往前走。

度厄,是人生常態。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人一生中難免會遇到欺騙、背叛、猜忌、敵對,但是別人的惡,不能成為自己不從善的理由。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因為選擇善良太難,能夠堅持選擇善良更需要勇敢。
FB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醃番茄

兩顆番茄
醋2大匙
橄欖油2大匙
砂糖2小匙
蒜泥適量
鹽和胡椒少許
不過,唯一使用的醋是香醋✌︎( ᐛ )✌︎
無論加葉子還是加紫蘇都真的很好吃,加鳳尾魚也很好吃,所以推薦!
我是番茄愛好者,所以馬上吃光...

淨宅口訣

春節連假離家前後
過年前後,如果家裡超過七天沒有人住的話,到家進屋之後默念:(淨宅口訣)
此宅有主,警告四方。
該離則離,該來則往。
宅神歸位,閒雜避讓。
手捧天星五穀丁,神農賜我百萬兵。
今日弟子親手撒,撒向五方壓煞心。
一撒中天藏真龍,時來運轉大享通。
二撒青龍護此宅,財運滾滾福祿來。
三撒清除白虎煞,添福添丁耀門庭。
四撒朱雀鎮明堂,家旺人旺事業昌。
五撒玄武坐北斗,龍盤虎踞運千秋。
手捧天星穀丁,就是隱形五穀丁
隱形無穀丁是什麼?
中國古代關於五穀的說法有好幾種,最為常見的是指稻、黍、稷、麥、菽。
稻為水稻;一般認為黍是黃米;稷是小米,稷又稱為粟;麥為小麥;菽為大豆。

灑、撒
撒的部首是「手」,代表用手撒東西
灑的部首是「水」,代表跟液體有關

不被束縛的晚年

不被束縛的晚年——自立支援照顧,讓長者脫離臥床、自理生活、自由行動,減輕照顧者負擔,實踐高品質的長照
朱為民FB分享

當我被約束兩小時之後

「不是人」、「生不如死」,是我在手腳被約束起來兩個小時後,腦海中所出現的字句。

二○二○年五月,我參加了長泰老學堂舉辦的自立支援研習營,其中最重要的重頭戲是「約束體驗」。中午吃完飯後,老師發給每個學員一個眼罩、一雙免洗襪。在我們還沒有意會過來的時候,老師說:「大家選一個位置坐好,扶手椅、地墊、床……都可以,然後把眼罩戴上,襪子套在手上。」

我動作有點慢,正當所有同學都幾乎已經選好位置,或坐或躺的時候,我還在張望不知道要選哪裡。餘光一瞄,發現教室中央的病床沒有人選。我心想,躺床不是最舒服嗎?賺到了。於是就很自在地躺到床上,戴上眼罩,手上套著襪子。

沒想到,廖主任走過來,嘆了口氣:「朱醫師你選床喔,唉,等等你就知道了。」

戴著眼罩,什麼都看不見,我聽到透明膠帶不停被撕開的聲音,那聲音離我愈來愈近,覺得有點緊張。終於,老師來到我的床邊,用透明膠帶把我的雙腳交纏綁在一起,雙手戴上醫院常見的乒乓球手套,分別綁在左右的床欄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整間教室靜悄悄,我動彈不得,就這樣很彆扭的躺在那裡。

<恐怖的約束體驗>

前十分鐘感覺挺輕鬆的,我還在想著晚餐要吃什麼。但是慢慢發現到,愈來愈不舒服。首先是熱,好熱。因為不能動,背部與床接觸地方無法散熱,這股熱氣傳到全身,整個人愈來愈燥熱,身體很想扭動,卻無法移動半分。

沒多久全身都汗濕了。又過了半小時,開始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長時間幾乎都維持同一個固定姿勢不動,不麻才怪呢!再來,因為整個身體平貼在床上無法彎曲,胃、腰、屁股都很痛,那時我才明白,為什麼老師對我嘆了一口氣。

由於不能動,身體各處的感官都變得敏銳。「口好渴」的感覺大約在四十分鐘後出現,但是也沒辦法去拿水,很痛苦。平時明明一兩個小時不喝水,也不會覺得怎樣,為什麼現在變得這麼難受呢?

除了身體上的不舒服,心理的煎熬更難以克服。「不知道還有多久才會結束」的恐怖感覺會一直襲來,只能祈禱趕快結束。

不知過了多久,開始聽到一點聲音,心中出現興奮的感覺,「哈,要結束了吧。」但我錯了,老師開始用收音機,很大聲的播放佛經、神父布道、老歌。我平常很喜歡聽音樂,也不排斥聽不同的音樂類型,但是在當時眼睛看不到,聽覺很敏銳的狀態下,那些不習慣又大聲的音樂聲,簡直就像魔音穿腦。「快關掉!」我想說卻說不出口,因為我知道,這就是照顧現場真實的樣貌。

我想起前幾年去探訪家中一個因中風而長期住在護理之家的長輩,電梯門一打開,聽見護理站的姊姊們將收音機音樂開得好大聲,正在聽流行音樂頻道;走到長輩床邊,照顧長輩的外籍看護也在用手機聽印尼音樂……我忽然很能體會那個長輩的感受,應該也是覺得魔音穿腦吧。

我們永遠不會問他們:「你想聽什麼?」、「會太吵嗎?」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無法回答,就只能接受我們給他們的。

不知又過了多久,感覺到自己的意志愈來愈消沉,自己快不見了,甚至有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這時候,工作人員會時不時地撞一下你的床,會突然把我嚇醒,很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不知道他下次什麼時候又會撞到我的床。我開始覺得歉疚,自己平時去查房的時候,也會因為走很快,不小心撞到某個病人的床。「啊!真抱歉」、「應該還好吧」、「撞到一下下而已」,可能是那時自己給自己的藉口。

接著,老師們開始「不小心」把筷子、鍋子掉到地上,發出很大的聲音,令人很不舒服。「搞什麼東西,你不要這樣不小心啦!」、「我又不是故意的,它就掉了啊!」老師們很大聲地說話、吵架,那股不安的氣氛加深了我的痛苦。

更絕的是,老師們開始把水滴在我的耳朵旁邊、脖子上,小水滴慢慢流下來……好癢,可是又沒辦法抓。我全身不停扭動,這簡直是酷刑。

應該已經兩個多小時了……快結束了吧……正當我的意志慢慢要被擊潰的時候,老師們卻還沒結束,走過來很溫柔的說:「不要著涼了,感冒的話我們會被你兒子念耶,來,被子要蓋好喔。」我已經很熱了,老師又把厚厚的被子蓋在我身上,然後把冷氣關掉……

「生不如死」是那時唯一的想法。

終於,課程結束了。老師把我的手腳鬆開,露出一點「不好意思」的笑容。儘管身體輕鬆了,我的心情卻開心不起來。我想到我年輕時照顧過的病人,他們有沒有被約束過?我有很認真地看待給他們的約束嗎?我有用盡一切努力讓他們不要被約束嗎?

我想起已經去世的父親,他在生病的過程中有被約束過嗎……

一直到下課,我還在想這些事情。

<被約束的阿嬤>

「約束」這件事情非常常見,無論是在急性醫療或長期照顧中。

過了幾個禮拜,我去看一個安寧會診。那是個七十七歲的阿嬤,以前有中風,乳癌末期,這幾個月身體愈來愈差,愈來愈吃不下,常常嗆咳,所以這次又有吸入性肺炎。家人決定要幫阿嬤放鼻胃管,先補充營養。

我去看的時候,外籍看護和女兒在床邊陪伴,阿嬤剛被放了鼻胃管,意識不是很清楚,會不自主地去拔管子,所以她雙手被上了乒乓球手套,分別綁在兩邊的床欄上。

我問阿嬤:「還好嗎?」

阿嬤就開始哭。一直哭。女兒有點手足無措。

「很難受喔?」我對阿嬤說。

阿嬤邊哭邊斷斷續續地說:「把管子拿掉,好不好?」說著,她又試圖用手去摸管子,但是她做不到,乒乓球手套忠實地發揮著它的作用。

站在阿嬤床邊,我不停思考,這樣的約束有什麼用呢?為什麼要約束呢?

<為什麼要約束以及約束的缺點>

「照顧約束」的概念,最初源於急性醫療情境,例如:

˙當有重症患者需要被轉入加護病房(ICU)時,考量到身體充斥各種生命維持系統的情況,任何一條管路的誤拔,均可能對患者造成即時生命危險,所以為了病患的利益,必須加以約束。

˙當精神病患陷入突發的情緒高漲狂躁,呈現顯著的自傷或傷人意圖時,急救醫療團隊可能需要立即介入,針對缺乏病識感的患者實施緊急治療,有時包括穿戴約束衣,以確保其安全。

以上幾種狀況,醫生有時會根據《醫療法》的授權,施行短期的約束,以確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

也就是說,在醫療急性期,我們必須透過約束來保障病患的安全與健康。但是,現今長照機構中充斥著約束的行為,不外乎是為了「預防跌倒」或「預防拔管」等理由。而我想要強調的是:一、預防跌倒或是預防拔管,除了約束之外,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二、就算約束了,也不一定能完全達到「不跌倒」或是「不拔管」的目標。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約束呢?

更何況,非急性期的約束,若是時間過長,還可能會有以下的壞處:首先,這種做法可能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增加憂鬱、焦慮和自我尊嚴低下。其次,長時間的身體約束可能導致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進而影響行動能力和生活品質。此外,過度使用約束可能引起血液循環不良,甚至增加壓瘡的風險。

<自立支援的「零約束」政策>

從我們前面分享的幾個長輩故事可以了解,自立支援照顧涵蓋了透過專業照護和復健技術,逐步協助失能長輩提升自主生活能力的範疇。這包括引導高齡長者恢復自行進食、能夠下床行走,以及獨立完成如廁等日常功能。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失能程度相對嚴重且複雜的照顧個案,或許初期可能需要短暫使用約束手套、約束帶等輔助工具,但這些應是做為暫時性的輔助措施,而非成為照顧的固有方式。

換句話說,自立支援照顧並非絕對排除約束,所謂的「零約束」,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絕對不使用約束手段。相反的,它強調的是始終保持心中有著零約束的理念。即使在某些情況下,不得不暫時採用約束手段,這種信念也不應被忽略或輕視。

日本在高齡照顧上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厚生勞動省在二○○一年就發布了「零身體約束手冊」,規定長照機構若是要約束高齡長者,必須要符合「急迫性」、「不可取代性」、「暫時性」三大原則。機構人員也必須在約束前中後,詳細記錄約束原因、評估內容,以及更重要的,長輩在約束過程中的身心狀態。

這樣的政策,其實正是希望把「零約束」的理念,厚植在每一個照顧老年人的照顧者心裡。



回到看安寧會診的病房,我站在阿嬤床前,看著那雙綠色手套,跟幾週前我在自立支援研習營戴的手套長得一模一樣,只有顏色不同。

我想起自己當時被約束的感受,於是跟阿嬤說:「阿嬤,那我們把手套拿掉,好不好?」

阿嬤突然猛點頭。

我轉過頭,對外籍看護說:「妳在旁邊的時候,可以幫忙看著阿嬤,讓她不要拔管子,就不用戴手套了。如果妳真的有事要離開,再把手套暫時戴起來。阿嬤睡覺時也不用戴。」

看護點了點頭。

我站在床邊,將乒乓球手套一個一個鬆開,阿嬤的哭聲暫停下來。

那天下班的時候,天氣放晴了,我回想起醫學院的訓練。在學校期間,我們學過化學性約束,也就是如何使用藥物讓病人鎮靜睡著,可以配合我們的治療;我們也學過物理性約束,學習何時應該要上手套,以及把病人四肢綁起來的各種方法和道具。但是,卻沒有一門課,教我們如何把病人的約束解開,把手套脫掉。老實說,在床邊脫掉病人的手套,看起來實在不像是一個醫師會做的事。

但是那天下班離開醫院時,我覺得我離心中的那個醫師,又近了一點點。

摘自 #不被約束的晚年 / 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