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分享:婚姻就像是砂紙,磨掉了彼此的自私自利

~婚姻就像是砂紙,磨掉了彼此的自私自利。

婚姻生活是一個徹徹底底認識自己最好的機會。
親密如太太、孩子,每天生活在一起,無法偽裝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碰觸到我們內在深沉的恐懼。
原來婚姻中的家人就是來成就自己的大菩薩,

婚姻生活所引發的所有情緒波動,都是靈性成長的最佳肥料
有了這個覺知之後,才化煩惱為菩提,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才能所改善。

婚姻生活就是將男女之間的愛情,昇華為難以割捨的夫妻親情。

親情就是親情,那是一種休戚與共的
生命連結與至情的流露,不單純是愛或是喜歡。

就好比親子之間,孩子再低能、再頑劣,父母都願意無條件的付出、包容與關愛。
當一對情侶攜手邁向紅毯的另一端,就是承諾:彼此願意照顧對方一輩子。
是一個無比神聖的誓約。

婚姻生活或許是八萬四千修行法門中,其中一個甚為殊勝且究竟的法門,因為它牽動生命中的喜、怒、哀、樂,和我們的生活最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一般而言,父母對子女或是夫妻之間,常常給的是自以為是的愛,而不是對方所需要的愛,因此造成了壓力與衝突的反效果。
真實的愛是「用心」的去「察覺對方的需要」,去滿足對方的行為,而不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愛。
滿足對方需要的行為就是服務與事奉的實踐。
用心的去察覺對方的需要去滿足對方的需求,就是婚姻生命的功課。
夫妻本為一體,在成就對方的當下,也同時成就了自己。

詩經上有云: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意即:夫妻約定生死患難、聚散與共,白頭偕老。
享有親密的夫妻之愛,與配偶的“合一”,或許就是生命的究竟。

與配偶的合一並不容易,因為彼此之間都有著太多的我執,我們只能盡心盡力去做,這輩子做不好,下輩子再來,一直到我們學會了為止。

印度的聖哲賽巴巴是這麼說:
婚姻就像是砂紙,磨掉了彼此的自私自利。

夫妻間的感情生活和性生活就是其中的戒律事項。
婚姻生活就是一個戒律的道場,特別是在感情生活與性生活。
即便是一個大修行的覺者,有時都很難抗拒性的誘惑,佛陀的弟子阿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有些人期待著婚姻,卻又擔心害怕,深恐受到了傷害,婚姻生活就是一個未知的旅程,會有什麼樣的挑戰,可能只有自己的靈魂知道。

走入婚姻或許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險之旅。
如何能夠與老虎共處又能樂在其中,或許就是一趟生命的煉金之旅。
覺知到每一個衝突,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恩寵),讓我們看到自己尚未完善的部分。
百分之百負責,以最大的勇氣去面對它進而通過試煉。

透過夫妻之間的互動,我們可以覺知到生命中的功課,完成了多少。

有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是這麼說的:
每一個人都是天堂的天使,他們來到人間是為了學習一份真愛的功課,而他們來到人間時,上帝只給予他們每人一隻翅膀,直到當他們在人們尋找到他們真愛的伴侶,共同學會真愛的功課時,他們即尋回他們彼此失落的另一隻翅膀,從此可以結合雙飛,回到他們來時的天堂。

~光的課程網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