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原來是自憐的停留在「受害者心態」


這張牌,乍看之下是非常的淒慘不幸;但是我們如果再仔細看的話,會有「太過」的感覺。畢竟,只需一把劍就可以殺了一個人,而這個男主角卻動用到十把劍,會不會太誇張了點?現場毫無血跡,再加上背景的大朵暖色花卉,再再顯示了男主角的自憐的停留在「受害者心態」。

當我們不注意時,其實很容易陷落在受害者心態裡。Sunny Wang 說:「一個很多人都有的問題,是陷入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認為自己對生活裏所發生的事幾乎無法控制。在這個角度之下,你覺得自己很可憐,好像整個世界都在反對你,你覺得被卡住,動彈不得。你無法也不能採取行動,只能悲傷與自憐。」

要不再陷落在受害者心態,首先我們就得明白它的「好處」;因為正是這些我們認定的「好處」,讓我們一再地選擇當個受害者、一再地把力量交給外界、一再地不願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

Sunny Wang 提出下面四點,讓我們思考(全文請見:http://sunshiningmind.blogspot.com/…/…/victim-mentality.html):

一・獲得他人的注意力與反映自我的存有
獲得他人的關心,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許多人會盡力幫助一個受害者。但是這種幫助與關心,可能不會持續很久,受害者所需要的關懷是一個無底洞,人們最終會感到厭倦,慢慢地他們都會離開你。

二・不必承擔風險
當你覺得自己像一個受害者,你往往不會採取行動改變現狀。如此你就不必承當的被拒絕或失敗風險。

三・不必承當繁重的責任
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是一個非常繁重的工作。你必須在沉重的經驗裏作困難的決定。從短期的觀點來看,選擇不承擔個人責任是比較容易的。

四・使你感覺『你是對的』
當你覺得你是受害者,你覺得別人做了錯事,你是對的。這種看法會帶給你短時間的舒服感。

當你了解受害者心態所帶來的好處,或許你可以達到比較中立的角度來看這個心態,選擇採取不同的路徑。或許你可以開始看到離開了受害者心態之後可能性。或許你可以看到,你有更多的愉悅在等著你。

——取自第一則留言

分享Amanda Chou FB的訊息

~~ 原來是自憐的停留在「受害者心態」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