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反映式溝通

反映式溝通    作者:鄧惠文

許多人問我,為什麼「溝通」那麼困難?通常我會反問,您所謂的溝通是甚麼?

如果想追問對方不願分享的秘密,或者逼迫對方接受違反心意的要求,這當然是高難度的溝通。但若只是希望增進彼此的瞭解,例如「說說他心裡的煩惱」、「談談他為什麼不能多花些時間在家裡」、「最近都在忙些甚麼」,或者拉近距離,像是「請多關心我」、「想不想知道一下我的想法」……這些應該算是基本的溝通。然而,許多人連這種溝通都有困難,甚至愈溝通關係愈糟糕。

溝通就像蓋房子一樣,雙方必須先建立好的關係地基,逐步豎起樑柱,接著固化填充物質,最後才加以整飾。也就是說,順序非常重要!別以為腦中裝滿甜蜜的詞彙就能與人溝通~甜蜜言詞當然是重要的,不過它們相當於基礎鞏固之後才派得上用場的壁紙、裝飾與燈光。

人與人之間「好好聊聊」的第一步,必須符合「反映式溝通」的原則,明確地讓對方知道,他所說的話你都聽懂了。

反映式溝通包括3個要點:

第一是「關注」 關心對方的想法、感覺和經歷,想加以瞭解,而不是想加以改變。基於這樣的態度邀請對方分享。

第二是「反映」 細心傾聽對方說的話,然後把聽到的意思重述一遍。所謂「反映(mirroring)」,可以想像自己作為一面鏡子,忠實地映照出對方的話語,不要扭曲對方的話,不要加油添醋或自行臆測。同時詢問對方「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那樣……」、「我這樣理解對嗎?」請對方更正我們的理解,直到對方同意「你說的」跟「我說的」是一樣或非常接近的意思。

第三是「同理」 針對對方的感受,表達接納,以及「設身處地」的理解,「原來你是這樣想的,也難怪你會難過啊!」

舉個例子吧!有對夫妻嚐試分享心情,老公說,有了小孩之後,老婆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自己常感覺受到冷落。有天早上,他們夫妻和兩個小小孩醒來後,在床上有說有笑,接著老婆和孩子下床,老婆順手拿起遙控器,「滴」地一聲把冷氣關掉,笑咪咪地牽著孩子走出房間,好像完全忘了他還在房裡。

老公說完之後,老婆立刻回應:「我怎麼可能忘記你在房間裡!後來不是還去叫你吃早餐嗎?我以為你也要出來了,所以先關掉冷氣,免得你又忘記關!」可想而知,老公接著說:「什麼叫做我『又』忘了關?我什麼時候忘記關冷氣?妳自己才常忘記,像上星期天…..」然後是老婆的反駁、老公更多的反駁、老婆的憤怒、老公的憤怒…… ,最後他們的結論是「以後還是少溝通吧」。

如果採取「反映式溝通」,在老公說完受冷落的感覺之後,老婆應該先加以吸收,進行反映:「你的感覺是不是這樣~老婆和孩子離開房間時,為什麼會把冷氣關掉呢?是不是老婆內心覺得她和孩子就等於『所有人』了,因為只有『所有人』都離開房間,才會把冷氣關掉……,這讓你覺得我心裏沒有你,一忙小孩就忘了你的存在?」這樣說,可以讓老公確定自己真的把他說的話聽進去了。接著嚐試理解老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不要急著撇清責任。當然,老公也要對老婆採取同樣的反映式溝通,如果彼此都能給予充分的反映與同理,許多事情最後都能找出某種妥協之道。

關於溝通,順序真的非常重要!除非確定自己的感受被瞭解了,一個人很難接受別人的建議或解釋:「如果你根本沒有聽懂我的困難點,你的建議怎麼會是對的呢?」

沒有留言: